这个985,崛起了一个创业兵团“Xi交大

日期:2023-06-25 10:07:38 / 人气:112


“我们在Xi交通大学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库。“宋克是北京一家风投机构的投资总监,对创投圈的大学学校非常熟悉。除了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众所周知的传统名校,最近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一所985——Xi交大。
今年以来,他在投资委员会推动的几个项目都获得了通过。最后,只有一家来自Xi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公司成功完成了投资过程。
无独有偶,近日,储能赛道两大重磅融资项目发布——奇点能源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中储能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令人惊讶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创业团队与Xi交通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能源时代,Xi交大的校友是杰出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勒感叹。
在全国范围内,Xi交通大学并不出名。其实在C9联赛中,有Xi交大: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南大、Xi交大。投资第一。在硬科技投资人看来,这里出了创始人。
投资者排着队,刚刚投票给了Xi交通大学的两位校友。
先说两起融资事件。
首先在新晋黑马公司——奇点能源储存能量。今年5月,奇点能源宣布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金石投资领投,金涌资本、高邮创投、广发顺德、黄河实业、华金资本、万能资本、朝熙资本、新尚资本、凯希资本、西高投等跟投,历史投资者IDG资本、源码资本、中科创兴和陈道资本继续加入。
公司创始人刘伟增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他早年毕业于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后于2004年10月加入全球能源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TBEA。从一名工程师到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刘伟增从事新能源核心设备的研发工作已有十余年。
在此期间,刘伟增继续他的专业学习,并获得了Xi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2018年11月,刘炜增选了TBEA之外的另一条赛道储备能量,毅然开启了创业之路。
2020年底,奇点能源完成了中科创星参与的天使轮融资,之后又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为水木春金、麦克格米特、IDG资本和源资本。很快,新一轮融资来了。2022年4月,陈道投资团队向奇点能源团队伸出橄榄枝。算上最新一轮,奇点能源已经完成五轮融资,阵容豪华。
压缩空气储能领域还有中储。5月底,中储国能披露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由CDB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信达鲲鹏领投,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中科创兴、招银国际、华控基金、普华资本、丁鑫资本、浙能基金、广西广投、建信(京)投资、郭盛基金等知名产业投资人。
在外界看来,中储的技术来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R&D团队来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然而,在第一个层面上,国内先进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创始人,中国国家储能首席科学家陈海生毕业于Xi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
这些都不是巧合。
放眼中国,Xi交大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业实力很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Xi交通大学成立最早、学科最全、师资最强的学院之一。也是中国能源电力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基地。
2020年,Xi交大成立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时任Xi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在未来世界格局发展下,储能专业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Xi交大率先瞄准国家需求,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即精准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人才,提升我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
如今储能已经成为新能源最火的赛道,挤满了投资人。
一所被低估的大学走出了硬科技创业大军。
在大家的印象中,Xi交大常常被沪上的“孪生兄弟”盖过,一度被称为最“孤独”的985大学。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创投圈涌现出许多Xi交大校友,他们活跃在各种硬科技创业赛道上。
“比如在机器人领域,除了哈工大和北航的知名企业家,其实Xi交大校友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北京一位硬科技投资人总结道。
姜超出生于1983年,从小就擅长数学和物理。高中时曾获陕西省物理竞赛银奖。当他参加高考时,他的成绩可以申请清华和复旦等名校,但他根据父亲的命令选择了Xi交通大学。毕业后,蒋超是Google X实验室Project Tango的前项目负责人,管理着一个400人的团队和一个复杂的R&D系统。他是视觉导航、并行计算和深度学习方面的专家。2018年5月,姜超回国,创办了叙利亚火炬之星。如今,这家公司已获得红杉中国、史明资本、真格基金、丰年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并获得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的青睐。
友爱何志的掌舵人张朝晖也毕业于Xi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期间,张朝晖有了创业的想法。2017年,他带着弟弟南下深圳创业。瞄准方向后,张朝晖带领友爱何志进入智能制造和智能巡检及运维领域,成为半导体和电子制造、电力行业、能源冶炼等场景的头部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期间,优爱何志身后聚集了Xi交大1896、SOSV、群创、SIG、蓝驰创投、真格基金、软银亚洲、IDG资本、松禾资本等一批国内知名投资机构。
周翔,智翔光电在3D视觉领域的创始人,曾就读于安交通大学,也是母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创办智翔光电,专业从事3D数字化和智能硬件研发。通过底层创新和自主研发,实现了中国高精度3D相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跨越。目前,公司已获得软银中国、深创投、中国创投、中科创兴等知名风险投资,并开始筹划2023年申请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在新材料领域,近两年来,Xi交大校友陆续收获了两家上市公司。
其中,由交大校友王文斌创办的思锐新材料去年成功在科创板挂牌,成为交大材料学科首家成功实现产学研全链条体系的科创板企业。早在1987年,王文斌就考入了Xi交通大学,主修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毕业后,他在Xi华山机械厂当了几年技术员,决定辞职下海。1995年,王文斌创立思瑞新材料,专注于铜合金材料的研发和制造。
成立20多年来,思瑞新材料一直是国内最大的高导电、高强度新型铜基合金材料专业制造商。想到饮水思源,王文斌不断回馈母校。多次捐资支持母校建设,与母校共建“Xi交大-思锐铜基新材料创新中心”,建立科研合作。
王亚龙,Xi交通大学的校友,创立了莱特光电。2010年,王亚龙创业,取名莱特光电,寓意“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一样,在中国创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产业”的愿景。有意思的是,思瑞新材和莱特光电的核心创始团队都是Xi交大材料学院的校友。2022年,莱特光电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王亚龙举行了人生第一次IPO。
回顾在Xi交通大学的学习经历,王亚龙曾说:
“我在交大读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宏伟的图书馆,良好的学习氛围,至今记忆犹新。”虽然远离北上广深,但Xi交大一直是硬科技投资人关注的重点高校之一。
“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国,Xi交大在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半导体、材料等方面具有优势。"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勒透露,中科创星此前投资了多个与Xi交大相关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和材料领域。
一派热闹景象:投资者到Xi安高校挖项目。
投资者盯上Xi交通大学并非偶然。
回顾过去,Xi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19世纪末,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坚持“自强在于蓄才,蓄才必先兴学”的信念。1896年,他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后更名为交通大学,这就是Xi交通大学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于1956年决定将交通大学的主体迁至Xi安。1959年,它被命名为Xi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而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被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后来,Xi交通大学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的学校之一。
百年来,这所大学在国内外科研领域创造了100多个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包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第一个国际上提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200多名Xi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Xi交大为国家输送各类人才29万余人,在校培养或工作的院士89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6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人。
教育部曾这样评价Xi交大,“这是一个在浮躁的世界里,你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地方。”这也是对Xi交大最准确的评价,就像校训是“勤学、恒心、恒心、忠恕”一样。
在投资者眼中,在Xi安,像Xi交大这样有气质的大学不在少数。比如同样低调强大的西工大,也是投资人重要的项目来源。
西工大位于Xi安,在全国并不知名,但却是国家认定的国防工业院校,也被亲切地称为“国防七子”之一。几十年来,西工大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许多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第一”。中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架平台效应飞行器、第一架50公斤水下无人智能车、第一台机载计算机都诞生在西工大。历史上,铸造、航空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六个学科的中国第一个工学博士就是西工大培养的。
就连国内外名校毕业生都渴望进入的华为,也对西工大颇为偏爱。2020年,华为联合西工大设立“鸿蒙系统生态精英班”,旨在培养掌握尖端终端技术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创投圈涌现出一位西工大的创业者——持有华勤科技、铂涛两家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毕业于西工大铸造工程专业;工业无人机独角兽Innotech,创始团队脱胎于西工大科研团队;樊蕊惠惠是新材料领域的一家非凡创业公司,由西工大材料科学博士姚东佳创立。被字节跳动收购的黑派云创始人陈金洲早年被送到西工大学习航空动力工程。道博新材料是西工大复合材料构件先进制造技术团队的成果转化公司。联丰讯盛创始人向斌,西工大航海学院硕士研究生。大恒天成的创始人游宏是西工大的博士...他们上天、下地、下海,创业范围辐射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制造等多个硬核领域。
当然,西电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位于Xi安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或“西军电”。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广播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几十年来,西电为创投圈输送了实力雄厚的硬核创业者。比如光伏设备龙头北方华创董事长赵,毕业于西电微电子专业;机器视觉头部公司凌的掌舵人姚毅,曾就读于西电的前身西北电信工程学院,而这家公司也是本土风投巨头为数不多的重磅项目。
“还有Xi安微电子研究院、Xi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一定会带来Xi安下一步相关产业的发展。”CICC投资银行部主管王曙光在2022年全球风险投资峰会上分享道。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工科人才,而Xi安深厚的理工科人才底蕴也逐渐显露出来。
“目前正处于硬科技的创业周期,硬科技项目技术壁垒高,需要长期可持续的正向研发能力。Xi安的这些大学一直在低调的做研究,扎扎实实的做成果转化。他们的项目有独特的优势。群创天使基金运营副总裁张磊说。
“从高校的情况也可以看出,Xi安是一个很有决心的城市。"一位在京投资人分享了他的观察:近年来,Xi安一直坚持在硬科技行业深耕,即使是在互联网最火热的时候。
如今,随着硬科技创业的兴起,这群曾经被埋没的理工大学终于走到了自己的时代。"

作者:天游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游娱乐 版权所有